新闻详情
2011江苏政法干警文化综合:论证题
来源:江苏华图教育 时间:2011-09-13
论证题
[题型特点]
论证题大的特点就是“论”。即要求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史实的透彻分析,说明道理,得出结论,来论证某一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或错误。其提示语有“说明”、“论证”、“证明”、“试论”、“谈论”、“为什么”之类。
[典型题例]
指出,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试用、二次国共合作的史实说明这一论断。(15分)
[分析指导] 本题是1992年“三南”(即湖南、云南、海南)地区文化综合题。此题要求用两次国共合作的史实证明的论断,属正面论证题,解题时要注意既从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中概括出“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的史实,又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中概括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的史实,从而说明中共在统一战线中,不搞无原则的退让,必须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的正确。此题给我们大的启示是论证题的“讲道理”,一定要建立在“摆事实”的基础上,即以史实为依据,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要点]
在次国共合作中,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排斥人,陈独秀害怕统一战线破裂,接受蒋介石的要求,助长了蒋介石的反动气焰(2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武汉政府内的反动势力也不断增长,反动军官制造“马日事变”。陈独秀坚持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禁止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解除工农武装。结果,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3分)。陈独秀以退让求团结,导致统一战线完全破裂,国民革命失败(2分)。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中国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多起反共惨案,制定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方针和反对顽固势力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打退了国民党的进攻(3分)。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中国又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时发动性的抗议运动,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孤立,被迫缓和紧张局势(3分)。中国以斗争求团结,终巩固了统一战线,壮大了人民力量,增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