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表现
来源:泉州大米和小米特殊儿童训练康复中心 时间:2019-04-25
孤独症障碍的每个个体各不相同,因此,以下描述只能看成是一种总的指导,因其影响到社会互动、沟通和想象力以及重复行为的一些共同问题,仍然可能透过所以的行为差异被识别出来。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从婴儿早期就显现出社会交往和沟通方面的障碍。但是,由于婴儿不能走来走去,他们可能展示的行为范围有限,因此,在这一阶段,障碍的迹象并不明显,容易被家长忽视。直到孩子开始独立走路,孤独症行为才可能全面展现出来。
婴儿期的行为
由于较早的诊断很少在2岁之前做出,婴儿期的行为表现细节依靠的是父母在孩子长大之后的回忆。一些后来表现出孤独症行为的婴儿,在一段时间内似乎发育正常,因此,他们的父母在其出生的头一年左右,并没有注意到任何异常表现。可是,经过仔细、系统的询问,人们会发现,即使在出生的年,许多乃至大多数这样的孩子就存在一些异常的行为表现。还有一些婴儿几乎从一出生就会引起他们父母的关切。母亲们说:从孩子出生头几天,她们就感觉有些地方不对劲,但她们通常说不清楚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哺乳问题相当普遍,一些婴儿吮吸不良。
似乎存在着三类有孤独症障碍的婴儿。大多数婴儿往往安安静静,并不闹人,整天满足于静静的躺在婴儿车内。有时候母亲们感觉不知道这类孩子什么时候饿了,因为他们不会哭着要奶吃。在婴儿期他们被说成是“天使般的婴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婴儿并没有变得更加活跃起来,或者说没有变得更加喜欢交往,家长往往由此开始关注起来。相反,少数婴儿没日没夜地不断尖叫,无法哄好或无法使之平静下来。还有一些后来诊断为有孤独症的婴儿,并不符合前两种描述,而且回顾他们的行为模式似乎并没有显示任何异常的特点。
这些婴儿可能不喜欢任何干扰,例如,换尿布、穿衣服和洗澡等。他们会对任何闪闪发光、闪烁或旋转的东西及电视机上的视觉刺激产生强烈的兴趣,就像迷恋音乐一样,这种情况可能很早就出现了。另一方面,这些婴儿在成长和发育过程中,似乎对能够吸引其他婴儿的事物并不感兴趣,也不会借助手指指点或视线接触来引起他们的母亲对这些事物的注意。如果到了18个月还没有这种行为,这个孩子非常有可能有孤独症。有一些婴儿确实会指点一种或少数几种引起他们兴趣的特殊事物,但并不关心别人来分享那种喜悦。有一些婴儿即使会指点东西,也要等婴儿期过后很久才会开始。
可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行为
对于绝大多数孤独症障碍的儿童来说,家长是逐渐才意识到有问题的。要是他们的孩子到了第二年还不会说话,或者孩子的行为模式与同龄的其他儿童不一样,他们往往就开始担心了。要是孩子在某些领域具有某种高超的技能,家长可能要等到3岁或更晚一些才关心起来。就少数孩子而言,家长似乎觉得他们的孩子发育超过了一般水平,然而在一周或几个月之后,他们的行为也许会伴随着某种技能的退化,尤其是语言上的倒退,无论属于这两种发病类型的哪一种,在学龄前的岁月里,孩子们或早或晚都会出现可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行为。
我们从描述社会交往、沟通和想象力的三合一障碍,以及重复行为等方面开始讲述,因为这些描述对诊断来说至关重要,然后再来讲述通常见到的其他特征。
社会互动方面的障碍
这种障碍展现出来的形式各不相同,虽然这些形式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界限,但是把各种各样的表现合并成四种主要类型加以描述是较容易的。
A孤独的群体
这可能是体现在幼儿身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交往障碍的类型,而且这个阶段表现的较明显。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另一些人的确会发生变化,但在某些人身上,这种情况会持续终生。
在儿童期,与其他同龄儿童相比时,社会交往障碍尤其引人注意。在一般发育过程中,孩子在满周岁前,会对其他孩子发生明显的兴趣。而有孤独症障碍、属于孤独群体的幼儿,在集体游戏中,或者在幼儿园里,对他们的同伴都漠不关心,或者会被同伴惊吓到。即使能够接纳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也不会与家庭以外的孩子互动。那些成人会继续孤独下去,他们对同龄人没有任何的兴趣。如果想要什么东西,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走近负责这个东西的那个人。尽管他们存在着社会交往障碍,但是,他们会准确无误地识别出那个说了算的人,这一点仍然是未解之谜。
B被动的群体
这是一种较不普遍的社会交往障碍形式,这些孩子和成人并不完全与他人隔绝。他们能够接受社交性亲近,并不会躲开他人的主动亲近,但他们不会主动开始这种社交互动。他们像孤独的群体一样,也可能对视不良,但如果提醒他们看着对方的眼睛,他们比较有可能会迎接他人凝视的目光。因为在童年,他们能够顺从听话,愿意服从别人的安排,所以,其他孩子往往喜欢让他们一起参与游戏。在过家家的游戏中,他会扮演一个乖宝宝,在到医院看病的游戏中,他会扮演一个病人。问题在于,当游戏改变时,被动的孩子可能会被晾在一边,因为再也没有他适合的角色了。
一般来说,较之其他孤独症障碍人士而言,这一类孩子和成人的行为问题较少。可是,一些人在青春期会有显著的变化,在行为方面变得烦躁不安。
C主动但怪异的群体
这类孩子和成人会主动去接近别人,通常接近的是一些负责照料他们的人,而不是他们的同龄人,。不过他们在接近他人的时候,会以一种奇特的、单方面的形式提出要求,或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谈到他们自己所关切的事情。他们对与之交谈的那些人的感情与需求一点也不会注意。他们中的有些人对视不良。他们不排斥社会性接近,包括对别人的拥抱,但往往抱的太紧。如果得不到他们所要求的那种注意,他们会变得很难相处,且具有攻击性。在童年,他们对同龄的孩子可能不予理睬,或者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这一群体往往会呈现出诊断方面的特殊问题,因为这种主动的社交性亲近掩盖了这样的事实:他们对如何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并没有任何真正的理解。
D过分古板、不自然的群体
这类行为要等到青春期和成年之后才能看得到,出现在那些功能较高、语言发展水平良好的青年人和成人身上。他们的行为过分彬彬有礼、过分古板。他们力图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举止,刻板僵硬地固守社会互动的那些规则。在不同场合,人们的行为应当有所不同,而且应当随时间变化而有所变化,但他们并不真正理解那些社会规则。在适应这些不同和变化方面,他们存在特殊的困难,会因为缺乏对社会规则的真正理解而犯错误。即使他们强烈希望表现出善意和乐于助人,但对他人的想法和情感缺乏理解,在所以这些不同的孤独障碍亚群中,这点都很明显。
沟通方面的障碍
所有有孤独症障碍的儿童和成人都存在沟通方面的障碍,他们在语言方面可能存在障碍,也可能不存在障碍,但无论他们掌握的是什么样的语言,问题都表现在他们使用语言的方式上。
A语言使用
语言发展延迟和异常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方面的困难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在所有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中,大约有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从来没有语言,一辈子都不会说话。这其中又有一些孩子能够模仿动物或者机械的噪声,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蹦出单个的词语,但其语言能力的进展仅限于此。
其他孩子确实会发展言语,虽然许多人开始发展的时间要比普通孩子延迟许多。他们往往从重复别人说过的词语开始,尤其是重复一个句子的较后一个词或者较后几个词,可能只是原样模仿其语音和音调。词语的重复对那个孩子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意义。我们称这种鹦鹉学舌的随声附和为“仿说”。有些孩子会重复以前听到过的词语或短语,这种情况叫“延迟性仿说”。
一些孩子永远不会跨过仿说阶段,而另外一些则能够取得进步,进入下一个阶段,开始说出一些他们自己创造的词语或短语。起初,孩子会给他们想要的东西起名字,例如,“糖果”、“饮料” 、“冰淇淋”等。在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他们可能继续使用一些自发的短语,说得很费劲,而且往往语法和词义上都有错误。
一些孩子在进入成年生活期时,仍然保持这些不正常的言语。另一些在言语方面有所改进,其中有的人或早或晚会掌握好语法及大量词汇。有的人尽管词汇量很大,却很少说话。一些人谈论起来滔滔不绝,但往往不使用通俗的表达,以致他们的言语听上去过时了,还带着学究式的味道。如果问他们一个问题,他们会给予全面的回答,往往提供的细节比需要的还多。
一些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或成人能够跟他人进行交谈,但他们的言语内容是重复的,而非交谈式的。他们可能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尽管已经有了答案,或者不顾听众的反应,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独白。在了解到这种重复的谈论在社交场合中不被接受后,一些成人会尽量不这样做,但是,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到他们喜爱的题目上来。
B.言语理解
如同言语使用水平存在极大差异一样,言语理解的水平也差异极大。一些儿童或成人根本理解不了口头言语,别人跟他说话时,他不会做出反应。他们看上去能理解的程度可能比他们实际理解的要多,因为他们是通过视觉来获取情景中的提示的。
大多数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确实能理解一些言语,但仅限于熟悉物品的名称,或者上下文中的简单指令。很难得知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词语的理解,又在多大程度上是根据情景猜测出的。很容易想象,他们的问题出在听上去相同但意义却不同的词语上。例如,一位母亲对她的女儿说:“我午饭后来接(meet)你”。这句话被她有孤独症的儿子听到了,他接茬说:“午饭吃肉(meat)”,并带着一种终于明白了的愉快表情。这个例子还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他们往往只对句子中的一个词或两个词做出反应,而忽视了其余的词语。
有孤独症障碍的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无论他们的语言看上去有多好,他们都是从字面上进行解释的。例如:有一个能够独自乘车的孤独症成人,他次买了一张交通卡,卡上写着:“午夜前乘坐有效”。他在凌晨回家时已经精疲力竭,原来,他在地铁里一直乘坐到半夜,因为他以为卡上的词语是的指令。
那些能力较高的有孤独症障碍的人士,成年后对他们感兴趣的主题似乎具有良好的理解力,而且具有使用复杂语言的能力。但他们仍然可能犯下低级错误,这些似乎能够理解陈长词语的人往往会被较简单的日常用语弄糊涂。
C.音调与声音控制
绝大多数有孤独症障碍的人语调古怪,可能是独白式的,或者在抑扬顿挫方面不恰当。他们在控制声量方面也存在问题,可能音量太高,少数人或者会音量太低。他们的声音可能带有一种古怪的、机械的、机器人式的特征。这些困难在自发言语中比仿说中更加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会有所改进。
一些人偶尔会使用一种“特别的”声音,与平时说话的声音不同。这可能是在模仿他曾听到过的声音。虽然有些儿童和成人在言语方面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但在确实能够说话的时候,他们的词语发音清晰。
D.使用和理解非口语沟通
一般情况下,除了说话外,人们还以许多方式互相沟通。他们使用手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即使在使用这些沟通替代方法方面,有孤独症的儿童和成人也存在着障碍。
在发展语言之前,大多数有孤独症的人在表达需求时,是通过用手抓住某个人,拉着他们的手,放在他们希望得到的东西上。可能要过好多年,他们才开始会指东西。然而,通常他们不是用一个手指,而是用整只手来指东西。只有少数人会试图比划他们的需要,其动作也往往比较简单和粗略。
在理解和使用非口语沟通这两个方面,有孤独症障碍的幼儿存在同样多的麻烦,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对那些简单,明白的手势和表情有所了解。这是因为他们不仅能够从人们的动作中,而且能够从进行沟通的一般背景中获得提示。
想象力方面的障碍
有孤独症障碍的儿童不能像其他儿童一样发展装扮游戏以及各种想象性活动。许多人从来不会任何一种装扮游戏。
一些能力较高的儿童确实能够表现出较多的,看上去像是具备想象力的表现。他们能够扮演自己创作的一系列事件中的角色。较初,这看上去令人信服,但是长期的观察表明,那个孩子一遍又一遍地经历同样的顺序,没有任何变化。大多数有孤独症的儿童并不会引起其他儿童的兴趣,但是如果他们引起了其他儿童的兴趣就会要求其他孩子参与同样的重复活动,但不会参与其他孩子的想象性游戏。他们可能会达到想参与的阶段,但不知道如何参加。
一些儿童可从事的另一类行为是扮演角色,这使他们看上去似乎具有想象力,有时候是模仿电视或书籍中的人物,有时候模仿动物或鸟类,甚至模仿无生命的东西,如铁路机车等。但这些模仿很有限且重复,没有创造性。这种行为的古怪特征在于那个孩子似乎生活在那个角色或者物件之中,而不是扮演那个角色或物件的动作。
许多人喜欢电视或录像,但较受欢迎的录像和电视演出的类型是动画片,因为其中有着他们熟悉的众多角色。那些确实喜欢别人讲故事或从录音带上听故事的孩子,他们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听同样的内容,一旦漏掉任何一个词,他们也都知道。虽然他们能够逐字整段地复述,但是他们对故事情节并不具备富有想象力的理解。
对于孤独症的儿童来说,他们感受不到儿童期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所带来的愉快,他们对其他人的情感理解非常有限,或者根本不理解,所以他们很难与他人分享快乐与悲伤。他们在分享他人想法的能力方面存在障碍,也不具备运用过去和现在经验为未来制定计划的能力。有孤独症的人们对于大多数人通常能够获得满足感的来源一无所知,而只能在自己特殊兴趣方面找到愉快的感觉。
重复刻板的活动
如果孤独症人士不喜欢参与涉及灵活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喜欢与他人交换想法,对他人根本不理解或不感兴趣,不能够结合过去和现在的经验来计划未来,那么他们剩下能做的事情就是安心于那些重复的活动,因为那些活动的确会给他们带来某些愉快感。
A.简单的重复活动
这些活动中较简单的形式是各种重复的感觉。如:盯着灯光或闪闪发光的东西看、开关灯、观看旋转的东西、或者旋转自己的身体等,这些都是在有孤独症的人士身上见到的行为实例。有时候,这种重复的活动会是咬自己、撞头、打头、抓挠等,或者其他形式的自伤行为。简单的重复活动大多数出现在幼儿期。在那些障碍程度较为严重,涉及面较为广泛的人们身上,这类简单的重复活动往往会持续较长的时间,甚至可能会持续到成年的生活。
B.复杂重复的常规
一些人所具有的常规是他们自己发明的,例如:坐下去之前要敲一敲椅子,吃饭过程中要站起来转三圈,或者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躯体动作,如把物体排成一长行,且不准打乱,这是一种大家熟悉的孤独症行为的特征。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可能采取这样的形式,他们会严格安排自己所有的物件,谁也不准乱动,哪怕已被厚厚的尘土所覆盖。
孩子们可能对某些物品产生依恋,拒绝与之分开,这些物品可能是普通的玩具,也可能是一些古怪的东西,如一小段绳子、冬青树叶、小块水泥块、或者色彩鲜艳的塑料片等等。
反复表演电视连续剧中的角色和插曲,这种情况在那些孩子中间非常普遍,孩子们看上去都迷恋于他们所模仿的众多角色的那种奇异的、机械而重复的特征。观看录像对于有孤独症的孩子们之所以具有显著影响,很可能是由于每次录像播放时都在重复同一件事,不会稍有改变,这是孤独症人士理想的娱乐方式。许多孩子或成年人迷恋于某些录像,他们会经常反复播放同样的片断,直至录像带断裂。
重复常规也可能集中在音乐方面。大多数孤独症人士迷恋音乐,他们可能用录音带或CD反复播放同一曲调。
以上描述的种种行为,在儿童期较为常见,虽然这些行为可能持续到成年的生活。
在能力较高的孩子身上,尤其是在那些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身上,复杂、重复的活动往往呈现出对特殊主题的迷恋,如科幻小说人物等,一般来说,他们的兴趣集中在收集、回忆以及谈论与那些主题有关的一些事实。
特殊的兴趣可能集中在数字、物品与数字有关的方面或者复杂的计算方面,那种常规有可能很复杂。这类复杂的重复行为往往会持续到成年生活中。
其他行为特征还包括对冷热漠不关心,遇到其他疼痛难忍的事情时根本不会抱怨,不知道什么是饥饿感,过度饮水或喝其他饮料,在大部分时间里似乎存在焦虑,在社会交往中他们会天真的说出不恰当的话语来等等。这些行为属于常见行为,但不是普遍的行为。
在成年生活中,孤独症行为表现方式的变化明显更加多样化。那些残疾程度较严重的人,完全依赖于他人,仍然表现出儿童期见到的孤独症特征。而在谱系的另一端,能力较高的那些人能够独立生活和工作,一些人结婚了,还有了孩子,遗留的问题是,虽然有些人会通过学习和追随别人的榜样来弥补这些问题,但他们在社会互动与沟通方面仍存在轻微的障碍。而在一些人身上,由于存在某种精神疾患,情况还会变得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