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浅谈孤独症的表现及康复训练
来源:泉州大米和小米特殊儿童训练康复中心 时间:2019-02-13
内容提要: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发育性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孤独症的症状有:
1、有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困难。
2、有严重的语言表达障碍。
3、有刻板行为。
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提出以下的一些建议:
1、克服孤独症儿童沟通障碍,建立信赖关系。
2、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训练
3、减少任何诱发破坏性行为、可能引起情绪变化的情境的情境。
对于有不同的症状表现的孤独症儿童要因其具体的反应来采取较有针对性、较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孤独症 孤独症儿童 社会交往 语言障碍
探索封闭的世界——浅谈孤独症表现及康复训练
一个人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彼此的沟通,那么在这样世界中的人一定很孤独。孤独症的名字便是由此而得来。
自从1943年孤独症公布世界以来,它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孤独症并不罕见。它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而且确定为广泛发育障碍中较为常见的一型。临床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及自我中心等特征。
孤独症的行为表现在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并且随着发育,不同年龄也有不同表现。孤独症不同于儿童期精神疾病以及发育障碍。孤独症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交流困难。
孤独症儿童因其缺乏社会兴趣,对熟悉与不熟悉的人往往不加区别地表现出冷漠。他们不能与他人沟通感情,不能理解及遵从一些社会习俗。他们只是按照自己所喜欢的去做,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对于错。孤独症者多数不愿与别人进行眼神之间的交流,不愿用眼睛对其他人进行凝视。孤独症的儿童与正常发展的幼儿不同,孤独症儿童对别人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经常是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很长时间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毫不在意,而停留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孤独症儿童对于外界的刺激表现非常的麻木,严重者甚至是正常的身体和情感刺激都无法影响孤独症儿童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行为往往是不被他人所理解。这样就导致了孤独症患者成为社会这个大舞台之上孤立的、无法沟通的角色。
二、语言障碍。
多数孤独症患者由于严重的社交障碍而使其说话少,甚至不会说。他们常常表现为答非所问或重复别人的部分问句;语句出现严重的错误、分不清人称代词你、我、他。孤独症儿童往往不主动同别人说话,其某些主动性的言语可能是重复性的、机械的,而不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因为孤独症儿童没有正确的言语可用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使其常常发脾气,表现出极不正常的行为。当他有某种要求而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情况下,他们可能表现出吵闹等行为。因为孤独症儿童不能与人进行正常的交谈而又严重地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就使孤独症患者的社交障碍与语言障碍相互影响,形成恶性的循环。
三、依恋性和重复性行为。
这是孤独症儿童的又一共同特征。这种症状表现为对周围事物与生活秩序有单一的依恋性与适应度。当他们所适应了、接受了某一形式或内容,则会对此产生强烈的“眷恋”。一但其中出现了一小点不同或是形式稍做改变,就会引起孤独症儿童的不满与烦躁情绪。例如:有时天气的突然变化就会使孤独症儿童变得暴躁或是自己哭笑等等。此外,孤独症儿童对一些行为也是“情有独钟”。有的喜欢自己原地转圈儿;有的喜欢拍手等,他们经常会重复此类行为。
针对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的症状,对待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及康复治疗可以有以下措施:
一、克服孤独症儿童的沟通障碍。
沟通障碍常出现无沟通动机、不会沟通及拒绝沟通的情形。因为孤独症儿童有在人群中自我隔离的特质,所以一般无法自己进行沟通。由于自我隔离,通常也就无法学会沟通技巧,常让沟通的另一方感觉到孤独症儿童有拒绝与别人交流的倾向。而且其学习障碍认知能力不足及癫痫等合并症,都会造成孤独症儿童的人际障碍。这常常是家人及老师较大的困扰,其难以处理、应对的程度不亚于一个重度或极重度的智障儿童,所以克服孤独症儿童沟通障碍,建立信赖关系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首要的工作。
为此,要培养孤独症儿童与别人的交流意识,应当建立彼此信赖的关系,克服目光障碍与身体接触障碍等。为了能够对孤独症儿童做到“对症下药”,必须了解他较喜欢什么和较讨厌什么。以此来作为培养孤独症儿童的互动行为的限制与诱导“工具”。家长及教师可以与孤独症儿童进行一对一的教育训练。通过谈话、安抚、共同参与其喜爱的有益活动来增加孤独症儿童的信赖感。同样也可以利用孤独症儿童的有利喜好来引起他的注意力,训练其能有目的的转移注意力。奇奇今年12岁,他是个典型的孤独症儿童。他从不主动和别人交流沟通,别人提出的问题他也是只重复一遍问话。他有时会不分时间、场合地自己无故地哭泣或是哈哈大笑,他喜欢原地拍手,甩手地晃来晃去。他似乎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奇奇的班主任,在刚刚接触到奇奇时,我对他提出的要求他总是不愿理睬。于是,我就经常主动接近他,在和他交谈时利用抚摩他的手,或摸摸他的脸来引起他的注意,一段时间过去后,他认识到了我的存在,可以时而地用眼睛注视我,及时地对我提出的简单要求做出反应。 同时对我有了一定的亲切感与信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