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河南法检面试热点:禁放烟花爆竹问题 每日一练
来源:河南网校 时间:2011/7/16 18:04:40
河南法检面试根据报考人员笔试成绩和报考的职位类别,按拟录用职位1:2的比例在资格复审合格人员中从到低分确定参加河南法检面试人员。
河南法检面试采取结构化方式进行,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情绪控制、人际合作意识与技巧、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举止仪表等,满分为100分。
实际参加河南法检面试的应试者人数达不到规定的面试比例的,组织现有人员面试,应试者面试成绩须达到本面试考官组使用同一面试题本面试考生的平均分,方可进入体检和考察。
下面是公务员考试网为考生奉献河南法检面试热点: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问题,以供对广大备考河南法检面试的考生们学习和借鉴!
一、事件概述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贴对联,燃爆竹也是我们的传统习俗。然而近年来,关于城市烟花爆竹的“禁”与“放”一直是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原因就在于“都是烟花爆竹惹的祸”。
兔年刚过20分钟,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即因燃放烟花而起火,终这座152米高的大厦被烧通了天,损失30亿元;来自部消防局的数字,2月2日零点到2月3日上午8点,共发生火灾5945起;新华社报道,除夕零时至大年初一14时,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223人,死亡2人;2月7日《钱江晚报》报道,浙江淳安发生山林火灾,6人遇难,惹祸的还是鞭炮……
到底城市是否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呢?
二、模拟问题
谈谈你对城市是否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看法?
三、热点解析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作为一名公务员,应该要辩证的来看待,不能一味的说禁止或解禁。因为禁止或者解禁,都只是手段而已,不是目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市民过一个安详、快乐的春节。
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到哪些支持禁止燃放的市民的意愿。一是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所带来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春节本来是一个合家欢乐的节日,但是因为烟花爆竹的燃放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在这个节日为这些家庭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如果因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损失持续不断,我们的春节将会成为让人心惊胆战的节日,因为不知道哪一年哪,自己会成为受害者。二是给市民的休息带来不便。对城市的白领而言,每一年的休息日本来就不多,在这难得的日子里,却每天充着这烟花爆竹之声,空气里总是弥漫着烟花爆竹燃放的气味。这不仅不利于休息,也给市民带了困扰。特别是一些体弱的老者和小孩子。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些支持该传统民俗继续传承者的意见。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就是我们传统节日的一种习俗。作为一种习俗,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将这种文化和习俗集成和发扬下去,而不是一味的去限制甚至禁止。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一项应该保持的习俗。鉴于在城市燃放烟花爆竹所带来的伤害,我认为,政府在政策的执行上要更加的人性化,不是单纯的禁止或者开放,比如北京从1993年,“禁放”规定出台,到2005年底,北京市修改规定,以“限放令”取代“禁放令”,五环路以内地区可在规定时间内燃放,这都是政策制定上的一步步完善。甚至对于“限放令”,我建议,可以根据各城市实际情况,把“限放令”,“限”的更加具体,更加合理。比如限定的时间、地点要更加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其目的就是要在保障安全和尊重传统民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从烟花爆竹的禁止与解禁,我们也可以看出,作为公务人员,在看待问题时,要客观、全面。同时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提高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使各项政策经得起推敲,对得起百姓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