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米和小米儿童康复中心
学校服务热线全国服务热线:400-6136-679

上海一周8个月的宝宝不会说话

  在上海,宝宝 “不会讲话” 的处理逻辑与通用建议一致(先判断是否正常、排查原因、家庭干预),但可以结合上海的医疗资源和本地特色,提供更具体的行动方案:

  一、先做 “基础判断”:上海家长可参考的本地发育标准

  上海儿童保健系统对 0-3 岁宝宝的语言发展有明确监测指标(与全国标准一致,更强调定期体检跟踪),家长可对照:

  1 岁体检:需能听懂自己名字、对 “拍手”“再见” 有反应,会发 “baba”“mama” 等音(未必针对性称呼)。

  1.5 岁(18 月龄):能说 10 个以上单字(如 “饭”“车”),能指认 3 种以上常见物品(如 “灯”“狗”)。

  2 岁体检:必须会说 2-3 个词的短句(如 “妈妈抱”),能听懂 “把球给爸爸” 等指令。

  关键:上海社区医院的儿保科会在每次体检时评估语言能力,若医生提示 “落后”,需重视(避免仅靠 “老人说开口晚” 拖延)。

  二、排查原因:上海有哪些放心机构可做专业检查?

  若宝宝明显落后(如 2 岁仍不会说单字、听不懂指令),或伴随 “对声音无反应、无眼神交流” 等,选择以下机构做针对性检查:

  1. 先排查 “听力和口腔问题”(基础生理检查)

  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附属上海儿童医院):可做听力筛查、ABR(听性脑干反应)等,排查先天性听力损失、中耳炎等(听力是语言基础,必须先排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排查舌系带过短、腭裂等口腔结构问题(尤其宝宝有 “发音含糊”“伸舌困难” 时)。

  2. 再评估 “语言发育和神经发育”

  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科):擅长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谱系的评估,会通过游戏、问卷等判断 “是否单纯语言落后,还是伴随其他发育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提供 0-3 岁发育筛查(如 DDST 量表),综合评估语言、运动、社交能力,给出干预建议。

  各区妇幼保健院:如静安区妇幼保健所、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等,可做基础语言评估,适合初期筛查(挂号相对容易)。

  三、家庭干预:结合上海生活场景的 “本土化引导法”

  上海家长生活节奏快,可利用日常场景高效刺激宝宝语言:

  用 “上海话 + 普通话” 创造清晰语言环境

  若家庭习惯说上海话,建议 “固定场景用一种语言”:比如妈妈说普通话描述日常(“我们现在去公园,看到小花了”),祖辈说上海话互动(“宝宝要吃米道伐?叫‘阿婆’呀”),避免一句话中混说(如 “宝宝,拿个‘洋钿’(上海话 “钱”)给‘妈妈’”)。

  带宝宝出门时 “即时讲解”:坐地铁时说 “这是地铁,门开了,我们进去 —— 找个座位坐下来”;逛菜市场时指认 “这是青菜,绿色的;那是番茄,红红的”。

  利用上海的公共资源做互动练习

  逛公园 / 商场时 “逼宝宝表达”:看到摇摇车,不直接投币,而是说 “宝宝想坐吗?说‘坐摇摇’,妈妈就给你玩”;买气球时引导说 “要红色”“要小狗”。

  参加社区活动:上海很多街道有 “0-3 岁亲子活动”(可查 “上海本地宝” 或社区公众号),在集体环境中,宝宝会模仿其他小朋友说话,社交互动也能刺激表达。

  避免 “上海家长易犯的误区”

  别因 “怕麻烦” 代替宝宝表达:比如保姆 / 老人过度包办(宝宝手指一下就递水),导致宝宝 “无需说话”,建议刻意 “慢半拍”,等宝宝用声音或手势 “求助” 后再回应。

  减少 “电子保姆”:上海家庭普遍重视早教,但 2 岁前别用 “双语 APP”“启蒙动画” 代替亲子互动 —— 语言是 “互动出来的”,不是 “看会的”。

  四、若需专业干预:上海的语言治疗资源推荐

  若评估后确诊 “语言发育迟缓”,需专业康复训练,上海有这些靠谱渠道:

  公立医院康复科

  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康复科):提供一对一言语治疗(如发音训练、词汇积累),适合 2 岁以上宝宝。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针对 “听力障碍合并语言问题” 有专项训练,可结合助听器 / 人工耳蜗进行语言康复。

  残联定点康复机构

  各区残联下属的 “儿童康复中心”(如徐汇区残疾人联合会康复中心):对确诊为 “语言发育迟缓” 的宝宝,可申请政府补贴(上海户籍宝宝可能享受部分费用减免),适合需要长期干预的家庭。

  专业早教机构(需谨慎选择)

  选 “有医疗背景” 的机构(如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合作早教机构”),避免纯商业机构的 “噱头课程”。可要求查看老师是否有 “言语治疗师资格证” 或 “发育指导师资质”。

  五、上海家长的 “时间管理” 建议

  上海就医、办事可能需要排队,建议:

  1 岁前:每次儿保体检严格按社区医院要求做(上海社区医院会发 “儿童健康手册”,标注体检时间),有问题早发现。

  1-2 岁:若宝宝开口晚,先家庭干预 1 个月,同时预约 “区妇幼保健院” 的发育评估(挂号相对快),若评估异常,再转诊至市儿童医学中心等三甲医院。

  2 岁以上:若仍不会说话,直接挂 “发育行为科” 或 “儿童保健科”,别拖延(3 岁前是语言干预黄金期)。

  总之,上海的医疗和康复资源充足,家长无需过度焦虑,但要 “早判断、早行动”—— 先通过儿保体检初步筛查,有异常及时对接专业机构,同时在家坚持语言互动,多数宝宝能逐步追上同龄水平。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news.peixun360.com/1044438/ 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 上海大米和小米儿童康复中心 小编为您整理 上海一周8个月的宝宝不会说话 的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培训指南(www.peixun360.com) 技术支持:培训指南网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热线电话:400-6136-679